氫氧化鈉,
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
腐蝕性的
強堿,一般為片狀或顆粒形態(tài),易溶于水(溶于水時放熱)并形成堿性溶液,另有
潮解性,易吸取
空氣中的水蒸氣(潮解)和二氧化碳(變質),可加入鹽酸檢驗是否變質。
NaOH是
化學實驗室其中一種必備的化學品,亦為常見的化工品之一。純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密度2.130g/cm?。熔點318.4℃。沸點1390℃。工業(yè)品含有少量的
氯化鈉和
碳酸鈉,是白色不透明的晶體。有塊狀,片狀,粒狀和棒狀等。式量40.01
氫氧化鈉在水處理中可作為堿性清洗劑,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在高溫下對碳鈉也有腐蝕作用。與氯、溴、碘等鹵素發(fā)生歧化反應。與酸類起中和作用而生成鹽和水。
氫氧化鈉在很早以前就以堿性物質為人們熟知。1887年,瑞典化學家
阿倫尼烏斯創(chuàng)立了酸堿電離理論(即水溶液酸堿理論),他提出酸即在水溶液中凡是電離產(chǎn)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物質,堿即在水溶液中凡是電離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物質。[2] 從此氫氧化鈉的堿性得到了明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