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造船業(yè)低谷中訂購船舶向來是中遠航運(600428)一貫策略。中遠航運今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遠航運(香港)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擬在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造4艘3.6萬載重噸多用途船,每艘船價格為3366萬美元,共計1.35億美元(約合8.29億元人民幣). 經過測算,4艘3.6萬載重噸多用途船合計年均實現凈利潤約為3196萬元,預計2015年交付2艘,2016年交付2艘。 中遠航運表示,基于對特種運輸市場的長期看好,部分多用途船公司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造船投資力度。公司本次擬投資建造的4艘3.6萬載重噸多用途船舶,具有大艙大口、大吊可并吊、大裝載面積,吊桿及艙型符合未來多用途船件雜貨運輸的特征,寬廣的適貨性將促進公司進一步把握當前能源和設備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機遇。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航運市場低迷,導致全球造船市場持續(xù)下滑,造船價格大幅下跌,新船成交量減少,新造船價格指數已跌至2004年的較低水平。根據英國權威船舶咨詢機構克拉克松公司數據顯示,2012年10月至2013年一季度,克拉克松新造船價指數持續(xù)在126點上下徘徊,新造船價或已觸底。 在中遠航運看來,盡管目前航運市場仍處于低位,但由于受美元貶值、鋼材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造船價格已經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公司預計造船價格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不大。公司把握目前造船市場低位機遇進行反周期運作,有利于實現低成本發(fā)展船隊的目標。同時,新造船在節(jié)能設備和節(jié)能技術等方面采用新型技術,將使船舶在油耗等成本指標上更具優(yōu)勢,促進中遠航運確立在特種船市場上的成本領先地位。 中遠航運相關人士表示,造船款分5期支付,分別是合同簽字10%、船舶開工10%、上船臺10%、船舶下水10%和船舶交船60%,今年僅需支付10%船款即1346.4萬美元,2015年交船時支付船款數額最大。同時,根據目前政策,以香港子公司作為境外投資主體,建造懸掛外旗的船舶,船廠將可以獲得出口退稅,船價也相對較低。 資料顯示,2002年中遠航運資產主要是低毛利低壁壘的雜貨船和小型多用途船,2003年以后通過在周期底部建造半潛船、期租重吊船進入了高端特種貨運輸業(yè)務;2009年中遠航運又在造船價遭遇10年歷史低位時,通過配股募集資金購買了2艘5萬噸半潛船余款及投資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欲實現中遠航運打造全球特種船運輸領域最強綜合競爭力的戰(zhàn)略目標。 據了解,2009年至2012年期間,中遠航運投資建造了14艘多用途船、16艘重吊船、2艘半潛船、2艘汽車船共34艘船舶,同時退役處理了39艘老舊船舶。2012年底,公司船舶的平均年齡為12.9年,較2009年底的21.01年下降38.6%;船舶載重噸計155.89萬噸,較2009年底的118.44萬載重噸上升了31.62%。2013年至2014年期間,公司將接入上述船舶訂單中的最后8艘重吊船。